中国首例“双碳”公益诉讼:环境保护组织起诉企业未履约碳排放配额

元描述: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首例因碳排放未按期履约被环保公益组织起诉的案件,揭示了“双碳”目标下企业环境责任和法律风险,探讨了温室气体损害评估的科学难题,并展望了未来中国气候诉讼的发展趋势。

引言: 2024年6月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对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诉兴义市上乘发电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部分诉讼请求,要求上乘公司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此案被称为“双碳公益诉讼第一案”,是国内首例因企业未按期履约碳排放配额而被环保公益组织起诉的案件,其判决结果对推动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积极参与碳排放配额清缴具有重要意义,也引发了国际气候变化领域人士的关注。

“双碳”目标下企业环境责任和法律风险

碳排放配额未履约,法律责任难界定

种子关键词: 碳排放配额未履约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标志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却出现了不少企业未按期履约的现象。上乘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上乘公司是一家位于贵州省兴义市的国有企业,主要业务涉及电力生产与供应。根据生态环境部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排放数据,并按时清缴碳排放配额。然而,截至2022年1月20日,上乘公司仅购买碳排放配额3448吨(CO₂),尚有818148吨(CO₂)碳排放配额未进行清缴。

问题: 为什么上乘公司没有按期履约碳排放配额?

答案: 上乘公司辩称,其并未超过污染物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放限值要求,且整改后,公司现阶段不存在超排,不存在危险的行为。此外,其还表示由于第三人华电联合电力公司未提供燃煤入炉的碳元素含量数据,导致其被以具有惩罚性质的缺省值进行核算,形成缺口。

问题: 上乘公司未履约碳排放配额的行为是否违法?

答案: 法院认为,碳排放配额清缴不仅是行政法律规范赋予的义务,也是企业为减小环境风险、减缓气候变化、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重要措施。上乘公司在被多次督促后仍未履行碳排放配额清缴义务,违反了法定义务。

问题: 上乘公司未履约碳排放配额会有什么后果?

答案: 根据生态环境部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对未履约的企业最多责令其改正,并罚款不超过3万元。然而,这一处罚力度明显不足,难以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

问题: 此案的判决结果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何意义?

答案: 此案的判决结果表明,中国政府对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环境责任和法律风险非常重视。判决结果将为推动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积极参与碳排放配额清缴起到重要作用,并为未来中国气候诉讼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问题: 未来如何解决企业碳排放配额未履约的问题?

答案: 2024年5月1日,国务院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未按照规定清缴其碳排放配额,可处未清缴的碳排放配额清缴时限前1个月市场交易平均成交价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这一条例的法律效力更高,处罚也更重,将对企业起到更强的威慑作用。

温室气体损害评估的科学难题

衡量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损害,科学界仍面临挑战

问题: 如何确定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损害?

答案: 虽然温室气体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已经成为共识,但在科学界,如何量化超标排放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目前仍是一个世界性的挑战。

问题: 为什么温室气体损害评估如此困难?

答案: 由于大气污染所导致的损害具有复杂性、潜伏性、持续性和广泛性,超标排放的污染物不仅会直接影响环境质量,还会对人体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此外,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难以直接观察到其具体的影响。

问题: 如何解决温室气体损害评估的难题?

答案: 目前,科学界正在积极探索各种方法来解决温室气体损害评估的难题,例如:

  • 开发更先进的模型来模拟气候变化的影响;
  • 加强对气候变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关联。

未来中国气候诉讼的发展趋势

碳排放责任追究,中国气候诉讼进入新阶段

问题: 此案对未来中国气候诉讼的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 此案是第一起中国企业因碳排放未按期履约被环保公益组织起诉的案件,其判决结果为“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判例支持,也给未来中国气候诉讼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问题: 未来中国气候诉讼将会呈现哪些趋势?

答案: 未来中国气候诉讼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

  • 更多企业因碳排放违法行为而被诉讼;
  • 诉讼的范围将更加广泛,不仅包括碳排放配额未履约,还可能包括其他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环境问题;
  • 诉讼的证据将更加科学,更加注重对温室气体损害的精确评估;
  • 诉讼的参与主体将更加多元化,除了环保公益组织外,还可能包括其他社会组织、个人等。

结论:

碳排放责任追究,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上乘公司未履约碳排放配额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是推动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一步。随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碳排放方面的法律风险将越来越高。企业必须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积极参与碳排放配额清缴,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同时,科学界也需要继续加强对温室气体损害评估的研究,开发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估方法,为未来气候诉讼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支持。

常见问题解答:

1. 什么是“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是指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 为什么要清缴碳排放配额?

清缴碳排放配额是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

3. 碳排放配额未履约会有什么后果?

企业未按期履约碳排放配额将面临处罚,并可能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

4. 如何有效地防止企业碳排放配额未履约?

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加大对企业碳排放行为的监管,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5. 如何评估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损害?

目前尚无统一的评估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

6. 未来中国气候诉讼的发展趋势如何?

未来中国气候诉讼将呈现更加多元化、更加专业化、更加科学化的趋势。